陶藝家 オノエコウタ
未完成 ..... 陶藝家 Onoe Kota
陶藝家 オノエコウタ
1975年生
武蔵野美術大学短期大学部畢業
2005年開始從事陶芸
2020年工房搬移到 神奈川県相模原市
有著藝術家的氣息,但是沒有距離感的親切! 是尾上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印象!
2025年的一月下旬,來到了神奈川縣尾上老師的工房。
相模原一個閑靜的住宅區內,一棟一棟的平房中間,夾雜著種著蔥的小塊農地,有點家庭菜園的感覺
很有年紀的木造老房子前面,日本的家屋,要敲門或按電鈴前,總是給人家一點忐忑!
沒有電鈴,就只能敲門!
2005年搬到相模原,工房原本是一位婆婆獨居,後來就沒人住,房子也有點傾斜,尾上老師看上了老房子的採光跟安靜
租下來之後,幾乎是全部自己來,把房子扶正(有找大工),牆壁地板都全部自己來重做補強。
獨學之路:
尾上老師只有去陶藝教室上過體驗課程,之後很有興趣做陶,沒有拜師,沒有上課,30歲才開始自行摸索,完全獨學的陶藝之路
今天的作品是一路苦學摸索出來的成果!所以他有時候很怕跟其他陶藝家交流,因為完全非科班的做法,常會讓正統陶藝家嚇一跳,有『這樣也行』的驚訝!
也因為非科班的自學,所以尾上老師的作品,完全跳脫傳統陶藝的束縛,天馬行空的自由。
未完成....
尾上老師的作品,最重要的哲學或說概念,就是未完成!
一開始老師的作品都是用手拉胚做的,隨著技巧的純熟,拉胚的速度也越來越快,作品的整齊性也都很高,然後,老師覺得無趣了
因為很快就可以做出很多一樣的產品! 老師開始思考,自己的創作,到底是有量生產的產品還是少量手作的作品!
未完成,這個概念突然竄了出來,介於產品跟作品之間,未完成的型態才是他應該追求的。
因為未完成,所以這個作品本身還可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,一但完成之後,就只是個產品,沒有其他意義!
這個概念開始,尾上老師放掉手拉胚,改成模具鑄造! 大家可能覺得模具鑄造不是更大量生產的作法嗎?
有去過陶藝家工房的朋友就比較可以理解,大量生產的模具鑄造,是在工廠裡面,以機器設備做大部分工程的生產。
但是在陶藝家工房裡的模具鑄造,可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!
首先要用拉胚或是手捏將作品的原型做好,燒製完成之後翻製成石膏模,然後要調製瓷土成泥漿狀,還要精準的控制水份,泥漿灌進模具之後,要等到適當的乾燥才能脫模
這中間平均製作一件作品的時間,要比拉胚多上好幾倍!
因為要保留未完成的概念,所以脫模之後的胚體,只會做適當的研磨,脫模後留在作品上面的模具線,則如實的保留下來!那是作品被製造的過程,也是可以留給使用的人玩味的地方
再來就是刻意讓瓷土做出來的作品不要向一般「產品」般的潔白,所以在原料的調製上面,會帶一點乳白,然後有時會故意再噴上一點茶色的釉彩,讓作品有一種未完成的樣貌
透過這種刻意的營造,完成了這些年大受歡迎的尾上老師作品!
近年來,尾上老師的作品以茶器,咖啡相關以及花器及擺飾為主
在多年期盼之後,終於盼到老師的檔期,可以來辦展了!
2025年10月,オノエコウタ、大山求 雙人展 強上加強,兩強互相競合的比拼下,一定是精彩無比!
敬請期待 更多展覽訊息將陸續公開